首页 市场 正文

焦点精选!今日大寒! 霜雪染尽,静候春归!

2023-01-21 06:47:23   来源:好客山东    

大寒

大寒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,于每年公历1月20至21日交节。

大寒同小寒一样,都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,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。大寒节气处在三九、四九时段,此时寒潮南下频繁,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节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淄博潭溪山冰瀑

大寒在岁终,冬去春来,大寒一过,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。

荣成成山头

视频加载中...

视频来源于山东公共文化云

物 候 现 象

古时人们重视农业生产,但缺乏先进的技术,只能靠天吃饭,所以就出现了二十四节气,来让百姓的农耕活动更加便利。但是每一节气相差半个月,应用到农业生产上相隔时间太长,不够精密,所以古人将每个节气又更加精细的分为三候。

中国古人将小寒分为三候:一候鸡乳,二候征鸟厉疾,三候水泽腹坚。

一候鸡乳

大寒之日“鸡乳”,鸡是木畜,提前感知到春气,开始孵化小鸡。

二候征鸟厉疾

大寒后五日“征鸟厉疾”,是指猛禽需强力捕食,以补充身体的能量、抵御严寒。

三候水泽腹坚

再过五日“水泽腹坚”,湖泊上下都冻透了,寒至极处,按物极必反原理,坚冰深处春水生,冻到极点,就要开始走向消融了。

大寒迎年

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,过了大寒又立春,即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。节气期间,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——春节就要到了。作为年尾最后一个节气大寒,虽是农闲时节,但家家都在忙过年,此即“大寒迎年”的风俗。

所谓“大寒迎年”,就是大寒至农历新年这段时间,民间会有一系列活动。

【除尘】 又称“除陈”、“打尘”,就是大扫除:“家家刷墙,扫除不祥”,把穷运扫除掉。

【糊窗】 就是用新纸裱糊窗户,“糊窗户,换吉祥。”为了美观,有的人家会剪一些吉祥图案贴在窗户上,故又称“贴窗花”。

【蒸供】 就是准备祭祀用的供品,过去供奉用的糕点、饽饽、馒头都是用面蒸制的,故称“蒸供”。

【腊味】 “腊”是一种肉类食物的处理方法,是指把肉类以盐或酱腌渍后,再放于通风处风干。十二月被称为“腊月”,这时的天气云量较少且少雨干燥,最适合风干制作腊味。

【沐浴】 与“除尘”有相同用意,是搞好个人卫生,寓意洗去一年烦恼和晦气。所以年底再忙也得理个发、洗个澡,即老话所说的“有钱没钱,洗澡过年”。

除此之外,“大寒迎年”的风俗还有不少,各地也不尽相同,但都饱含着劳动人民对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大寒“三忌”

01

辛辣

大寒时节,食疗进补、运动减少、消耗下降,如再进食辛辣、油腻的食物,很容易出现消化道问题。

可适当食用一些“清凉”食物,如用莲藕榨汁、配上蜂蜜一起服食,可以起到润胃、促消化的作用。

02

过劳

天干物燥、室内温度高,人也容易变得急躁易怒,出现头痛眩晕、口苦、咽干等症状。

此时,除了要养护脾肾之阳,也要注意调养肝的气血,注意休息、防止过度疲劳,避免因身体劳累而导致情绪不稳。

03

风寒

此时寒潮频发、气温起伏不定,如果防寒保暖不够,很容易导致风寒感冒,甚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。

外出时戴帽子和围巾,捂好头、背、腹部和足底,避免风寒的侵袭。

大寒起居要点

01

早睡晚起养阳气

保证充足的睡眠,有利于阳气潜藏、阴精蓄积。

在此期间,不建议大家在寒冷的早上或晚上进行户外运动。

02

保护头脚防外寒

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,得寒就容易停滞,所以冬季是脑血栓、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及关节痛、感冒等疾病的多发季节。

头为诸阳之汇,寒从脚下而起,这两个部位保暖好了,身体才能真正暖和,少生疾病。

03

充足饮水护阴津

大寒节气气候干燥,人体内的阴液也容易出现不足,而暖气和空调的使用,更会加剧这种干燥。

除了正常饮水,还可常饮梨水以滋阴生津,或煮萝卜水饮用(最好是白萝卜),可以理气健脾、清热利尿,同时有促进消化之功。

04

多吃温苦祛火气

大寒节气的饮食,仍应遵守保阴潜阳的原则,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,使肾气坚固。

切忌黏硬、生冷食物,宜热食,防止损害脾胃阳气,食物的味道可适当浓一些,保持一定的热量。

此时人们经过了一冬天的肉类滋补,难免会产生内热,再加上体外寒冷,很容易招致外邪而感冒。

对于这种“吃”出来的感冒,稍微吃点儿苦可以泻火,比如苦菊、苦瓜、芹菜、生菜等。

05

适当运动养身体

大寒时节,运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,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运动方式,老年人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,运动时务必注意不要大汗淋漓,以免阳气外泄。

锻炼时间最好安排在下午较暖和时进行。

健康小技巧

常搓鼻

天冷后 “凉燥”更明显,为了预防鼻炎等呼吸道疾病,可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,这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。

常揉腰

冬季正是补肾的好时候,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、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。

具体的做法是:两手对搓发热后,紧按腰眼处,稍停片刻,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(长强穴)。每次做50~100遍,每天早晚各做一次。

勤泡脚

方法得当的泡脚不仅可以祛寒,还能有助于温肾阳。泡脚的水温宜在40℃左右,时间宜控制在20~30分钟之内。

泡脚时不宜过饱或过饥,水量宜没过脚踝,当感到全身温热、额头微有汗出即可。

来源:济南市文化馆、养生中国

关键词: 二十四节气 运动减少

为你推荐